基本資料表
專任教師
1.許世融 教授 2.張詠菡 副教授 3.謝儲鍵 副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博士
專任教師
副教授
臺灣原住民史、族群關係、臺灣歷史地理學、田野調查
1. 2023年,德國波鴻大學中國史學系臺灣文化與文學中心(Ruhr University Bochum, Department for History of China, Research Unit for Taiwa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臺灣研究講座計畫」講座教授,2023年6-7月。
2.2022年,國立臺中教育大學111年度研究優良教師。
3. 2022年,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原住民文化資產審議會委員(2022年8月1日〜2024年7月31日)。
4. 2022年,《蕃人觀光日誌》著作獲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11年獎勵出版文獻書刊審查評定為「使用政府預算學術性書刊類優等」。
5. 2022年,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化資產類出版補助計畫《雪霸歷史光景》一書。
6. 2021年,《重返關門:踏上布農丹社歸鄉路》著作獲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10年獎勵出版文獻書刊審查評定為「民間團體或個人--非使用政府預算學術性書刊類優等」。
7. 2020年,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化資產類出版補助計畫《重返關門—回溯丹大歷史圖像》一書。
8. 2020年,《消逝的中之線--探尋布農巒郡舊社》著作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09年獎勵出版文獻書刊審查評定為「民間團體或個人--非使用政府預算學術性書刊類佳作」。
9. 2019年,國立臺中教育大學108年績優導師。
10. 2019年,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化資產類出版補助計畫《消逝的中之線:探尋布農巒郡舊社》一書。
11. 2019年,德國波鴻大學中國史學系臺灣文化與文學中心(Ruhr University Bochum, Department for History of China, Research Unit for Taiwa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臺灣研究講座計畫」講座教授,2019年6-7月。
12. 2016年,「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大學と先住民族との協業のあり方を探る—先住民文化遺產と考古學:台灣原住民とアイヌ」,北海道大學北海道アイヌ・先住民研究センタ-國際シンポジウム,專題報告講員。
13. 2011年,「100年度國立臺灣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助(博士論文獎助)」。
2.2022年,國立臺中教育大學111年度研究優良教師。
3. 2022年,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原住民文化資產審議會委員(2022年8月1日〜2024年7月31日)。
4. 2022年,《蕃人觀光日誌》著作獲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11年獎勵出版文獻書刊審查評定為「使用政府預算學術性書刊類優等」。
5. 2022年,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化資產類出版補助計畫《雪霸歷史光景》一書。
6. 2021年,《重返關門:踏上布農丹社歸鄉路》著作獲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10年獎勵出版文獻書刊審查評定為「民間團體或個人--非使用政府預算學術性書刊類優等」。
7. 2020年,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化資產類出版補助計畫《重返關門—回溯丹大歷史圖像》一書。
8. 2020年,《消逝的中之線--探尋布農巒郡舊社》著作獲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09年獎勵出版文獻書刊審查評定為「民間團體或個人--非使用政府預算學術性書刊類佳作」。
9. 2019年,國立臺中教育大學108年績優導師。
10. 2019年,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化資產類出版補助計畫《消逝的中之線:探尋布農巒郡舊社》一書。
11. 2019年,德國波鴻大學中國史學系臺灣文化與文學中心(Ruhr University Bochum, Department for History of China, Research Unit for Taiwa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臺灣研究講座計畫」講座教授,2019年6-7月。
12. 2016年,「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大學と先住民族との協業のあり方を探る—先住民文化遺產と考古學:台灣原住民とアイヌ」,北海道大學北海道アイヌ・先住民研究センタ-國際シンポジウム,專題報告講員。
13. 2011年,「100年度國立臺灣圖書館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助(博士論文獎助)」。
1.鄭安睎(2022),〈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擘畫下的「蕃地」觀光想像與實踐:以桃園角板山山域為例〉,《桃園文獻》(第十四冊),桃園:桃園市政府文化局,頁31-60。
2.鄭安睎(2021),〈隘勇線、理蕃道路與舊社—從歷史地理學的視野與觀察〉,《原住民族文獻》(46期),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頁23-56。
3.鄭安睎(2019),〈南投縣地區布農族舊社分布與移動:兼論舊社之文化資產類型〉,《南投學2019以中央山脈為佳的人與他們的生活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南投縣文化局,頁61-71。
4.鄭安睎(2017),〈桃園山區泰雅族空間與文化變遷(1880-1920)〉,《桃園文獻》(第3期),桃園:中央大學、桃園文化局,頁7-42。
5.鄭安睎、黃清琦(2016),〈一九0三年〈內灣蘇澳間蕃地預察圖〉之研究〉,《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7期),臺中: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頁101-129。
6.鄭安睎(2015),〈臺灣原住民族古道舊社與活的文化保存〉《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8期),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289-303。
7.鄭安睎(2014),〈日治時期隘勇線的施設與消失〉,《臺灣史學雜誌》(16),臺北: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頁80-108。
8.鄭安睎(2012),〈隘制、番界/蕃界與原住民傳統領域(1875〜1920)研究回顧兼論研究方法〉,《政大民族學報》(30期),臺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頁109-142。
9.鄭安睎(2012),〈日治時期推進隘勇線與蕃界之內涵轉變〉,《中央大學人文學報》(50期),桃園:中央大學人文學院,頁131-208。
10.鄭安睎(2011),〈新竹地區的隘勇線〉,《新竹文獻》(46期),新竹:新竹文獻委員會,頁101-138。
11.鄭安睎(2010),〈「昔日鬱鬱,今之濯濯」-南部原住民傳統山林經驗與山區開發之對話〉,《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8期),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327-353。
2.鄭安睎(2021),〈隘勇線、理蕃道路與舊社—從歷史地理學的視野與觀察〉,《原住民族文獻》(46期),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頁23-56。
3.鄭安睎(2019),〈南投縣地區布農族舊社分布與移動:兼論舊社之文化資產類型〉,《南投學2019以中央山脈為佳的人與他們的生活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南投縣文化局,頁61-71。
4.鄭安睎(2017),〈桃園山區泰雅族空間與文化變遷(1880-1920)〉,《桃園文獻》(第3期),桃園:中央大學、桃園文化局,頁7-42。
5.鄭安睎、黃清琦(2016),〈一九0三年〈內灣蘇澳間蕃地預察圖〉之研究〉,《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7期),臺中: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頁101-129。
6.鄭安睎(2015),〈臺灣原住民族古道舊社與活的文化保存〉《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8期),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289-303。
7.鄭安睎(2014),〈日治時期隘勇線的施設與消失〉,《臺灣史學雜誌》(16),臺北: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頁80-108。
8.鄭安睎(2012),〈隘制、番界/蕃界與原住民傳統領域(1875〜1920)研究回顧兼論研究方法〉,《政大民族學報》(30期),臺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頁109-142。
9.鄭安睎(2012),〈日治時期推進隘勇線與蕃界之內涵轉變〉,《中央大學人文學報》(50期),桃園:中央大學人文學院,頁131-208。
10.鄭安睎(2011),〈新竹地區的隘勇線〉,《新竹文獻》(46期),新竹:新竹文獻委員會,頁101-138。
11.鄭安睎(2010),〈「昔日鬱鬱,今之濯濯」-南部原住民傳統山林經驗與山區開發之對話〉,《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8期),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327-353。
1.鄭安睎(2023),〈日治時期臺灣山區「通事」制度的延續與消失〉,「『臺灣歷史上的家族、社會與國家』暨許雪姬特聘研究員榮退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鄭安睎(2021),〈1897年《蕃人觀光日誌》的解讀與研究〉,「第四屆歷史上的民眾與社會:臺灣史與社會網絡學術研討會暨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年會」,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
3.鄭安睎(2020),〈清代開山撫番道路的地理空間--以文獻/田野調查/GIS為討論對象〉,「第24屆臺灣地理國際* 2020中國地理學會聯合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中國地理學會。
4.鄭安睎(2019),〈南投縣信義鄉的布農族舊社分布〉,「2019南投學研討會」,南投:南投縣文化局。
5.鄭安睎(2019),〈南投縣地區布農族舊社分布與移動〉,「舊社考古學與族群溯源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鄭安睎(2018),〈布農族丹社群傳統領域之建構〉,「2018年第11回臺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會議」,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中心。
7.廖英杰、鄭安睎(2017),〈再議臺灣原住民族集團移住研究之方法論〉,發表於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帝國邊緣與流動:清代下淡水溪平原暨山腳、恆春半島社會秩序」工作坊,2017.08.17-18。
8.鄭安睎(2017),〈1930年代臺灣總督府《紅字添繪版蕃地理蕃地形圖》之研究〉「第六屆白沙歷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9.鄭安睎(2016),〈史料とフィールドとの対話―南投ブヌン族と花蓮タロコ族の衆落遺跡を例として〉,「北海道大學論壇」,日本:北海道大學。
10.鄭安睎(2016),〈日治橫龍山隘勇線遺址之歷史考古〉,「2016年台灣考古工作會報」,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1.鄭安睎(2016),〈從《楊水心女士日記》管窺1930年代的休閒活動與交通網絡〉,「紀念楊水心女士逝世六十周年暨楊水心女士日記發表會」,臺中:中興大學舉辦。
12.鄭安睎(2016),〈歷史文化資產的生菜沙拉-以臺中公園為例〉,「2016全球化下地方文史發展學術研討會-臺中學與客家研究發展論壇」,臺中:靜宜大學主辦。
13.鄭安睎(2016),〈桃園沿山地區的隘防與族群關係(1800-1910)〉,「天光雲影:桃園地方社會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央大學主辦。
14.鄭安睎(2015),〈隘勇線推進下的太魯閣地區〉,「2015年第八回臺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會議」,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中心主辦。
15.鄭安睎(2015),〈臺灣原住民族「集團遷移」政策之觀察(1920-1970)〉,「二二八與戰後臺灣發展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靜宜大學通識中心合辦。
16.鄭安睎(2014),〈日治時期臺灣山區地圖測量人員與其貢獻〉,「第14屆地圖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地圖學會主辦。
17.鄭安睎(2014),〈臺灣山區山難發生位置與區塊分析(1950-2012)〉,「103年全國登山研討會」,苗栗: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
18.鄭安睎(2014),〈南投北港溪中游的空間與歷史:兼論日治理蕃、原住民與惠蓀林場之成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研究中心主辦。
19.鄭安睎、陳永龍(2013),〈臺灣山岳博物館的規劃與未來展望〉,「102年全國登山研討會」,臺北:教育部體育署主辦。
20.鄭安睎(2013),〈日治臺中州蕃地界線變遷的地圖史料考察〉,「原住民族地圖史料的空間探索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主辦。
21.鄭安睎(2013),〈日治山區空間與行旅文學的形成—以玉山為例〉,「第八屆臺灣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學系主辦。
22.鄭安睎(2012),〈原住民舊聚落之研究與方法論初探:以南投布農族為例〉,「第二屆沿山地區聚落與族群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
23.鄭安睎(2011),〈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關係-以臺北地區為例〉,「2011年第四回臺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會議」,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中心主辦。
24.鄭安睎(2011),〈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
25.鄭安睎(2010),〈日治時期探險日誌中「蕃地」地理空間的認識(1895〜1920)〉,「日記與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合辦。
26.陳永龍、鄭安睎(2010),〈臺灣山難研究介紹(1950〜2008)〉,「第二屆全國山難調查、救援技術培訓研討會」、《2009年中國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報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主辦。
27.鄭安睎(2009),〈南投山區布農族交通網絡的形成(1870〜1945)〉,「沿山地區聚落與族群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
28.郭俊麟、鄭安睎(2009),〈原住民傳統聚落與古道數位典藏-兼論調查、研究方法與地理資訊系統的整合〉,「第二屆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研討會」,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文化園區主辦。
29.鄭安睎(2009),〈南投山區布農族交通網絡的形成(1870〜1945)〉,「沿山地區聚落與族群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
30.鄭安睎(2008),〈日治時期布農族「社」之演變〉,「第八屆人類學與民族學鄉關係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南投:國立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主辦。
31.鄭安睎(2007),〈族群與政府關係-以六龜里地區蕃界為例(1910-1920)〉,「研山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
32.鄭安睎(2007),〈臺灣登山史架構與範疇初探〉,「第十一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臺北:全國大專院校中級山登山安全研習會主辦。
33.鄭安睎(2005),〈近年來臺灣國內所發生「山難」之發生成因探討(1997-2005)〉,「2005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苗栗: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
34.鄭安睎(2004),〈南投縣山區舊社考古遺址調查─以信義鄉為例〉,「2004臺灣考古年會」,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
35.鄭安睎(2004),〈如何重編臺灣登山學叢書〉,「2004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南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
36.鄭安睎、陳永龍(2004),〈原住民傳統領域的消失─以三峽泰雅族大豹群為例〉,「臺灣原住民傳統領域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地理資源學系主辦。
37.鄭安睎(2004),〈原住民傳統領域變遷初探─以泰雅族屈尺群為例〉,「第五屆人類學暨相關議題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花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研究所主辦。
38.鄭安睎(2003),〈登山裝備與隊伍安全管理關係之初探〉,「2003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
39.鄭安睎、伍元和(2003),〈日治時期之「蕃」地調查簡史─以南投縣信義鄉為例〉,「第七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臺北:全國大專院校中級山登山安全研習會主辦。
40.鄭安睎、伍元和(2002),〈日治時期布農族卡社群簡史初探(1895〜1939)〉,「第六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臺北:全國大專院校中級山登山安全研習會主辦。
41.鄭安睎、伍元和(2001),〈日治時期「角板山、三星警備道路歷史沿革初探」〉,「第五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臺北:全國大專院校中級山登山安全研習會主辦。
42.鄭安睎(2000),〈日據時期花蓮地區布農族大規模「集團移住」─記丹社群移住前後概況(1930-1940)〉,「布農族歷史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原舞者主辦。
43.鄭安睎(2000),〈布農族丹社群舊社之歷史沿革與現況〉,「第一屆人類學暨相關議題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花蓮: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主辦。
44.鄭安睎(2000),〈丹大地區人文生態─布農族與古道概說〉,「第四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臺北:全國大專院校中級山登山安全研習會主辦。
2.鄭安睎(2021),〈1897年《蕃人觀光日誌》的解讀與研究〉,「第四屆歷史上的民眾與社會:臺灣史與社會網絡學術研討會暨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年會」,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
3.鄭安睎(2020),〈清代開山撫番道路的地理空間--以文獻/田野調查/GIS為討論對象〉,「第24屆臺灣地理國際* 2020中國地理學會聯合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中國地理學會。
4.鄭安睎(2019),〈南投縣信義鄉的布農族舊社分布〉,「2019南投學研討會」,南投:南投縣文化局。
5.鄭安睎(2019),〈南投縣地區布農族舊社分布與移動〉,「舊社考古學與族群溯源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鄭安睎(2018),〈布農族丹社群傳統領域之建構〉,「2018年第11回臺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會議」,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中心。
7.廖英杰、鄭安睎(2017),〈再議臺灣原住民族集團移住研究之方法論〉,發表於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帝國邊緣與流動:清代下淡水溪平原暨山腳、恆春半島社會秩序」工作坊,2017.08.17-18。
8.鄭安睎(2017),〈1930年代臺灣總督府《紅字添繪版蕃地理蕃地形圖》之研究〉「第六屆白沙歷史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9.鄭安睎(2016),〈史料とフィールドとの対話―南投ブヌン族と花蓮タロコ族の衆落遺跡を例として〉,「北海道大學論壇」,日本:北海道大學。
10.鄭安睎(2016),〈日治橫龍山隘勇線遺址之歷史考古〉,「2016年台灣考古工作會報」,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1.鄭安睎(2016),〈從《楊水心女士日記》管窺1930年代的休閒活動與交通網絡〉,「紀念楊水心女士逝世六十周年暨楊水心女士日記發表會」,臺中:中興大學舉辦。
12.鄭安睎(2016),〈歷史文化資產的生菜沙拉-以臺中公園為例〉,「2016全球化下地方文史發展學術研討會-臺中學與客家研究發展論壇」,臺中:靜宜大學主辦。
13.鄭安睎(2016),〈桃園沿山地區的隘防與族群關係(1800-1910)〉,「天光雲影:桃園地方社會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央大學主辦。
14.鄭安睎(2015),〈隘勇線推進下的太魯閣地區〉,「2015年第八回臺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會議」,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中心主辦。
15.鄭安睎(2015),〈臺灣原住民族「集團遷移」政策之觀察(1920-1970)〉,「二二八與戰後臺灣發展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靜宜大學通識中心合辦。
16.鄭安睎(2014),〈日治時期臺灣山區地圖測量人員與其貢獻〉,「第14屆地圖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地圖學會主辦。
17.鄭安睎(2014),〈臺灣山區山難發生位置與區塊分析(1950-2012)〉,「103年全國登山研討會」,苗栗: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
18.鄭安睎(2014),〈南投北港溪中游的空間與歷史:兼論日治理蕃、原住民與惠蓀林場之成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研究中心主辦。
19.鄭安睎、陳永龍(2013),〈臺灣山岳博物館的規劃與未來展望〉,「102年全國登山研討會」,臺北:教育部體育署主辦。
20.鄭安睎(2013),〈日治臺中州蕃地界線變遷的地圖史料考察〉,「原住民族地圖史料的空間探索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主辦。
21.鄭安睎(2013),〈日治山區空間與行旅文學的形成—以玉山為例〉,「第八屆臺灣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學系主辦。
22.鄭安睎(2012),〈原住民舊聚落之研究與方法論初探:以南投布農族為例〉,「第二屆沿山地區聚落與族群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
23.鄭安睎(2011),〈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關係-以臺北地區為例〉,「2011年第四回臺日原住民族研究論壇會議」,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中心主辦。
24.鄭安睎(2011),〈日治時期隘勇線推進與蕃界之內涵轉變〉,「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
25.鄭安睎(2010),〈日治時期探險日誌中「蕃地」地理空間的認識(1895〜1920)〉,「日記與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合辦。
26.陳永龍、鄭安睎(2010),〈臺灣山難研究介紹(1950〜2008)〉,「第二屆全國山難調查、救援技術培訓研討會」、《2009年中國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報告》,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主辦。
27.鄭安睎(2009),〈南投山區布農族交通網絡的形成(1870〜1945)〉,「沿山地區聚落與族群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
28.郭俊麟、鄭安睎(2009),〈原住民傳統聚落與古道數位典藏-兼論調查、研究方法與地理資訊系統的整合〉,「第二屆臺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研討會」,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文化園區主辦。
29.鄭安睎(2009),〈南投山區布農族交通網絡的形成(1870〜1945)〉,「沿山地區聚落與族群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
30.鄭安睎(2008),〈日治時期布農族「社」之演變〉,「第八屆人類學與民族學鄉關係所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南投:國立暨南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主辦。
31.鄭安睎(2007),〈族群與政府關係-以六龜里地區蕃界為例(1910-1920)〉,「研山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
32.鄭安睎(2007),〈臺灣登山史架構與範疇初探〉,「第十一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臺北:全國大專院校中級山登山安全研習會主辦。
33.鄭安睎(2005),〈近年來臺灣國內所發生「山難」之發生成因探討(1997-2005)〉,「2005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苗栗: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
34.鄭安睎(2004),〈南投縣山區舊社考古遺址調查─以信義鄉為例〉,「2004臺灣考古年會」,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
35.鄭安睎(2004),〈如何重編臺灣登山學叢書〉,「2004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南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
36.鄭安睎、陳永龍(2004),〈原住民傳統領域的消失─以三峽泰雅族大豹群為例〉,「臺灣原住民傳統領域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地理資源學系主辦。
37.鄭安睎(2004),〈原住民傳統領域變遷初探─以泰雅族屈尺群為例〉,「第五屆人類學暨相關議題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花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研究所主辦。
38.鄭安睎(2003),〈登山裝備與隊伍安全管理關係之初探〉,「2003國家公園登山研討會」,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主辦。
39.鄭安睎、伍元和(2003),〈日治時期之「蕃」地調查簡史─以南投縣信義鄉為例〉,「第七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臺北:全國大專院校中級山登山安全研習會主辦。
40.鄭安睎、伍元和(2002),〈日治時期布農族卡社群簡史初探(1895〜1939)〉,「第六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臺北:全國大專院校中級山登山安全研習會主辦。
41.鄭安睎、伍元和(2001),〈日治時期「角板山、三星警備道路歷史沿革初探」〉,「第五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臺北:全國大專院校中級山登山安全研習會主辦。
42.鄭安睎(2000),〈日據時期花蓮地區布農族大規模「集團移住」─記丹社群移住前後概況(1930-1940)〉,「布農族歷史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原舞者主辦。
43.鄭安睎(2000),〈布農族丹社群舊社之歷史沿革與現況〉,「第一屆人類學暨相關議題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花蓮: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主辦。
44.鄭安睎(2000),〈丹大地區人文生態─布農族與古道概說〉,「第四屆全國大專院校登山運動研討會」,臺北:全國大專院校中級山登山安全研習會主辦。
1.千千岩助太郎(著),鄭安睎、洪振豪(譯註)〔2023〕,《我所回想的群山》,臺北:采薈軒文創美學公司。
2.鄭安睎(2021),《蕃人觀光日誌》,新北:臺灣圖書館。
3.鄭安睎(2021),《重返關門:踏上布農丹社歸鄉路》(上、下),臺北:采薈軒文創美學公司。
4.鄭安睎(2019),《消逝的中之線:探尋布農巒郡舊社》,臺北:采薈軒文創美學公司。
5.鄭安睎(2018),《願社平和:臺中和平地區原住民聚落》,臺中: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6.郭俊麟、黃清琦、鄭安睎、魏德文(2016),《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7.鄭安睎、劉孝伸、陳威潭(2016),《瀰濃山下的時光》,高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
8.鄭安睎(2015),《2012臺灣原住民族傳統舊社與古道研究成果》,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9.鄭安睎(2014),《2011臺灣原住民族傳統舊社與古道研究成果》,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10.鄭安睎,陳永龍(2013),《臺灣登山史:總論》,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11.鄭安睎(2013),《臺灣登山史:裝備》,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12.郭俊麟、魏德文、黃清琦、鄭安睎(2013),《臺灣舊版地形圖選錄》,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13.張素玢、陳鴻圖、鄭安睎(2010),《臺灣全志(土地志勝蹟篇)》(卷2),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4.鄭安睎、許維真(2009),《烏來的山與人》,臺北:玉山社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5.鄭安睎(2002),《布農舊社初探-2002年信義鄉布農族五大社群尋根活動專輯》,南投:南投縣信義鄉公所。
16.鄭安睎(2000),《台灣最後祕境-清代關門古道》,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2.鄭安睎(2021),《蕃人觀光日誌》,新北:臺灣圖書館。
3.鄭安睎(2021),《重返關門:踏上布農丹社歸鄉路》(上、下),臺北:采薈軒文創美學公司。
4.鄭安睎(2019),《消逝的中之線:探尋布農巒郡舊社》,臺北:采薈軒文創美學公司。
5.鄭安睎(2018),《願社平和:臺中和平地區原住民聚落》,臺中: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6.郭俊麟、黃清琦、鄭安睎、魏德文(2016),《臺灣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7.鄭安睎、劉孝伸、陳威潭(2016),《瀰濃山下的時光》,高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
8.鄭安睎(2015),《2012臺灣原住民族傳統舊社與古道研究成果》,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9.鄭安睎(2014),《2011臺灣原住民族傳統舊社與古道研究成果》,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10.鄭安睎,陳永龍(2013),《臺灣登山史:總論》,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11.鄭安睎(2013),《臺灣登山史:裝備》,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12.郭俊麟、魏德文、黃清琦、鄭安睎(2013),《臺灣舊版地形圖選錄》,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13.張素玢、陳鴻圖、鄭安睎(2010),《臺灣全志(土地志勝蹟篇)》(卷2),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14.鄭安睎、許維真(2009),《烏來的山與人》,臺北:玉山社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5.鄭安睎(2002),《布農舊社初探-2002年信義鄉布農族五大社群尋根活動專輯》,南投:南投縣信義鄉公所。
16.鄭安睎(2000),《台灣最後祕境-清代關門古道》,臺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1.鄭安睎(主持人),「原住民族重大歷史事件盤點暨補遺調查研究計畫」,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23年5月〜執行中。
2.鄭安睎(館外研究員),「鳥居龍藏臺灣研究顯影計劃」,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分館,2022年9月〜執行中。
3.洪廣冀(主持人),鄭安睎(協同主持人),委託臺灣大學執行「臺灣現代性知識及在地博物學」,國立臺灣博物館,2022年9月〜執行中。
4.鄭安睎(主持人),【日治時期桃竹苗「蕃界」變化之研究】,國科會,2022年7月1日〜2023年7月31日。
5.鄭安睎(主持人),「布農族馬遠部落史研究」計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22年4月〜2023年9月30日。
6.邱韻芳(主持人),鄭安睎(協同主持人),委託國立暨南大學執行「布農族知識研究中心計劃」,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22年2月〜2023年9月30日。
7.鄭安睎(主持人),「清朝八通關古道及日治八通關越道路資源盤點調查與文化資產價值評估計畫」,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2020年10月23日〜2022年3月31日。
8.鄭安睎(主持人),「《蕃人觀光日誌》研究、復刻及翻譯出版案」,臺灣圖書館,2021年6月〜2021年12月。
9.鄭安睎(主持人),「當國家進入山林-泰雅族傳統領域的變遷特展」研究規劃,宜蘭縣史館,2020年5月〜2020年9月。
10.鄭安睎(主持人),「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記憶推動計畫-原住民族古道數位化資料建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2019年5月〜2020年11月。
11.鄭安睎(主持人),「107年度花蓮縣萬榮鄉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調查」,2018年,花蓮縣萬榮鄉。
12.張隆志(主持人),鄭安睎(協同主持人),委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執行「文化部國家記憶庫擴充計畫—臺灣行腳先導型計畫」,文化部,2017年4月〜2018年11月。
13.鄧相揚(主持人),鄭安睎(協同主持人),「霧社事件歷史資源調查」,南投縣文化局,2016〜2017。
14.鄭安睎(主持人),「日治時期宜蘭地區隘勇線調查與研究」,宜蘭縣史館,2015年3月〜2015年12月。
15.鄭安睎(主持人),「黃蝶翠谷及周邊地區常民生活路徑調查委辦案」,內政部營建署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2015年6月〜2016年2月。
16.鄭安睎(總計畫主持人暨分項計畫主持人),「100年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資產及歷史記憶委託研究數位典藏接續計畫」,行政院民住民事務委員會,2013年11月〜2014年1月。
17.鄭安睎(總計畫主持人暨分項計畫主持人),「101年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資產及歷史記憶委託研究數位典藏接續計畫」,行政院民住民事務委員會,2013年11月〜2014年6月。
18.郭俊麟(主持人),魏德文、鄭安睎(共同主持人),「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研究與出版計畫,行政院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2013年1月〜2015年12月。
19.陳永龍(主持人)、鄭安睎(分冊撰寫),「台灣百年登山史編纂計畫」,內政部營建署,2012年1月〜2013年6月。
20.鄭安睎(分項計畫主持人),「101年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資產及歷史記憶委託研究數位典藏計畫」,行政院原住民事務委員會,2012年6月〜2012年12月。
21.鄭安睎(總計畫主持人暨分項計畫主持人),「100年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資產及歷史記憶委託研究數位典藏計畫」,行政院民住民事務委員會,2011年4月〜2011年11月。
22.汪明輝(主持人)、鄭安睎(協同主持人),「98年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資產及歷史記憶委託研究數位典藏計畫」,行政院民住民事務委員會,2009年2月〜2009年10月。
23.張素玢(主持人),陳鴻圖、鄭安睎(協同主持人),「《臺灣全志》土地志修纂計畫」,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7年12月〜2009年10月。
2.鄭安睎(館外研究員),「鳥居龍藏臺灣研究顯影計劃」,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分館,2022年9月〜執行中。
3.洪廣冀(主持人),鄭安睎(協同主持人),委託臺灣大學執行「臺灣現代性知識及在地博物學」,國立臺灣博物館,2022年9月〜執行中。
4.鄭安睎(主持人),【日治時期桃竹苗「蕃界」變化之研究】,國科會,2022年7月1日〜2023年7月31日。
5.鄭安睎(主持人),「布農族馬遠部落史研究」計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22年4月〜2023年9月30日。
6.邱韻芳(主持人),鄭安睎(協同主持人),委託國立暨南大學執行「布農族知識研究中心計劃」,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22年2月〜2023年9月30日。
7.鄭安睎(主持人),「清朝八通關古道及日治八通關越道路資源盤點調查與文化資產價值評估計畫」,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2020年10月23日〜2022年3月31日。
8.鄭安睎(主持人),「《蕃人觀光日誌》研究、復刻及翻譯出版案」,臺灣圖書館,2021年6月〜2021年12月。
9.鄭安睎(主持人),「當國家進入山林-泰雅族傳統領域的變遷特展」研究規劃,宜蘭縣史館,2020年5月〜2020年9月。
10.鄭安睎(主持人),「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記憶推動計畫-原住民族古道數位化資料建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2019年5月〜2020年11月。
11.鄭安睎(主持人),「107年度花蓮縣萬榮鄉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調查」,2018年,花蓮縣萬榮鄉。
12.張隆志(主持人),鄭安睎(協同主持人),委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執行「文化部國家記憶庫擴充計畫—臺灣行腳先導型計畫」,文化部,2017年4月〜2018年11月。
13.鄧相揚(主持人),鄭安睎(協同主持人),「霧社事件歷史資源調查」,南投縣文化局,2016〜2017。
14.鄭安睎(主持人),「日治時期宜蘭地區隘勇線調查與研究」,宜蘭縣史館,2015年3月〜2015年12月。
15.鄭安睎(主持人),「黃蝶翠谷及周邊地區常民生活路徑調查委辦案」,內政部營建署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2015年6月〜2016年2月。
16.鄭安睎(總計畫主持人暨分項計畫主持人),「100年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資產及歷史記憶委託研究數位典藏接續計畫」,行政院民住民事務委員會,2013年11月〜2014年1月。
17.鄭安睎(總計畫主持人暨分項計畫主持人),「101年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資產及歷史記憶委託研究數位典藏接續計畫」,行政院民住民事務委員會,2013年11月〜2014年6月。
18.郭俊麟(主持人),魏德文、鄭安睎(共同主持人),「原住民族歷史地圖集」研究與出版計畫,行政院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2013年1月〜2015年12月。
19.陳永龍(主持人)、鄭安睎(分冊撰寫),「台灣百年登山史編纂計畫」,內政部營建署,2012年1月〜2013年6月。
20.鄭安睎(分項計畫主持人),「101年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資產及歷史記憶委託研究數位典藏計畫」,行政院原住民事務委員會,2012年6月〜2012年12月。
21.鄭安睎(總計畫主持人暨分項計畫主持人),「100年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資產及歷史記憶委託研究數位典藏計畫」,行政院民住民事務委員會,2011年4月〜2011年11月。
22.汪明輝(主持人)、鄭安睎(協同主持人),「98年臺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資產及歷史記憶委託研究數位典藏計畫」,行政院民住民事務委員會,2009年2月〜2009年10月。
23.張素玢(主持人),陳鴻圖、鄭安睎(協同主持人),「《臺灣全志》土地志修纂計畫」,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7年12月〜2009年10月。